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、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。山东作为第一化工大省,在全国化工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面对化工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山东化工产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国家重点统计的化工产品山东均有分布,形成了“七大板块”的产业体系,其中轮胎、炼化、化肥、氯碱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,特别是子午线轮胎产量占全国50%以上,炼油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23%,不仅有齐鲁石化、潍坊碱厂这样一些老的石化基地,还培育了像烟台万华、东岳集团、鲁西化工这样一大批领军企业。
傅向升表示,山东认真贯彻落实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的精神,加快推动化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,坚持高规格部署、高标准推进、高质量发展。出台了《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(2018-2022)》,努力打造以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为主体,以半岛东部化工新材料、鲁中盐化工、鲁南现代煤化工三大产业集聚区为支撑,以鲁北化工企业转型示范区、黄海临港石化原料集散区为补充的“1+3+2”高端化工产业发展格局,一批领航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一批单项冠军快速崛起,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形成战略优势,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傅向升指出,山东化工产业在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是石化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,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,山东化工产业应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以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为出发点,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、智慧赋能、生态融合攻坚战,不断增强能源材料战略力、经济发展支撑力、绿色安全保障力,打造高端化工产业新优势,加快推动山东由传统化工大省向现代化工强省转变,为石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。
加快培育化工产业集聚地。世界化工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向集群化、沿海化、循环经济化、智能环保化方面发展。山东化工产业基础雄厚、产业集群已具规模,同时具有独特的沿海港口优势,具备打造中国最大的化工集聚地的基础,按照重点培育“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”、组织实施“五项重点工程”的规划部署,要发挥好这些优势,大力发展鲁北化工与新材料产业基地,积极发展鲁西南现代化工产业集聚区,打造鲁中地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地。
着力增强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。全球500强石化企业具有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诸方面优势。山东应学习借鉴大亚湾引入埃克森美孚、湛江基地引入巴斯夫经验做法,以更加开放的视野、开放的政策,吸引跨国公司到化工园区落户发展,推动化工产业跨越式升级。应积极对标德国路德维希基地的产业集群、赫司特的园区管理、沙特朱拜勒工业城的规划先导等成功经验,按照“补短板、锻长板”原则,加大智慧化工园区和绿色化工园区试点示范的力度,通过产业链规划、打造完备的推进体系,营造良好产业生态,把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、专业化优势明显的产业集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群。
傅向升认为,山东应瞄准产业链终端、价值链高端、产业前后端,通过创新驱动、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激活力,对关键技术及核心产业短板和空缺予以填平补齐,从电子化学品、特种化学品、功能性材料入手,加强高端化工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攻关,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,推动产业基础再造,夯实高精尖产业的支撑能力,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,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条现代化,成为国内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。
协同发展是山东化工未来发展不能回避、也回避不掉的现状。山东处于中间偏北、渤海湾区的南岸,既有渤海湾区内大连、唐山两大石化基地,又有天津、黄骅两大石化园区相邻,应立足齐鲁大地、辐射华东、放眼南北,北与沧州黄骅港、天津南港、唐山曹妃甸、大连长兴岛这些渤海湾区的基地,南与江苏连云港、沪宁杭州湾以及福建古雷、广东大亚湾等七大石化基地和石化园区协同与差异化发展。
山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,是石化产业国内外、地区间交融的前沿阵地。“国家‘一带一路’倡议的加快推进,为山东拓展石化产业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。”傅向升说,既要充分发挥环港口城市在“一带一路”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,又要加快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构建,加强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,着力推动双向互济、加强陆海内外联动,提升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,扩大开放格局。